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其一,优化盐运路线,削减运输成本。”

    赵策不疾不徐地说,“大炎漕运路线复杂,要经多级转运,运输难度大,损耗也大,我认为可以简化流程,取消支运、兑运,由官军全程运输,减少中转环节。

    另外可以将漕运总督府、仓场监督、河道总督等部门合并,裁撤冗员,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合并省仓、府仓,集中管理中央仓与关键节点仓,以降低仓库建设与维护的开销……”

    赵策话音未落,曾攀已听得呼吸急促,眼中精光闪烁。

    他急忙挥手示意随从取来纸笔,挥毫疾书,边记录边急切追问:“赵小友,这第二策呢??”

    “这第二可能有点惊世骇俗,你们随便听听就好。”

    赵策顿了顿,方才缓缓道出:“官收民制、商运商销。也就是说,允许民间制盐,官府统一收购,依质定价,以此规避官营之低效。盐商也可凭盐引自由运销,过路州县不得重复征税!”

    这岂止是惊世骇俗啊,往大了说,这就是大逆不道啊!!

    盐的售卖一直都是由官府负责,价格也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私人连煮盐都不行,现在他直接允许民间制盐了???

    众人一听,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这朝廷能答应吗?

    能实施的起来才怪了!

    曾攀闻言内心亦是震惊不已。

    他万万没想到,赵策年纪轻轻,竟然就洞察了盐铁官营的弊端,还提出如此大胆且富有远见的改革之策。

    他心中暗赞:“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啊!”

    虽然他比赵策还小上几岁,但他有爷爷、父亲及名师教导,赵策没有,他能有如此毒辣的眼光,实在令人惊叹!!

    郑启平却是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说道:“赵兄,你这些改革想法确实很好,但真要实施起来,难度可不小啊。

    要知道,盐铁官营可是和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供应这些大事紧紧连在一起的。一旦大改,市场说不定就乱套了,到时候社会动荡不安,那可就麻烦大了……”

    旁边的同窗们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没错,这改革步子迈得太大了,太激进,我觉得根本行不通。”

    曾攀、董怀安和一众夫子听到这话,都紧紧盯着赵策,想听听他怎么说。

    苏祈愿心里暗自得意,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我就说嘛,赵策就是个被学堂赶出来的废物,能懂什么改革?

    光会耍嘴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