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重构现实的条件。

    这个实验在顾凌霄待在敦煌的第二年成功了。

    他将手指伸进机器里,机器运作,一个光滑的切面产生,却并没有产生额外的血,骨头,以及神经,他成功变成了和我一样无法被人类观测的数据。

    切割时属于顾凌霄的神经绝对刺激到他了,他疼得捂住手指跪在地上。

    但他却笑了,这些年他变得越来越神经质。

    经理带着穿越半个中国的小笼包来看过他。

    盯着面前这个头发已经长到扎起来的男人。

    经理只是发出一声叹息。

    顾总。

    没有苏念,就越来越没人管得住你了。

    我不觉得我的存在会带给顾凌霄什么。

    我能做的,只是在他累的时候想给他倒一杯热茶而已。

    这杯热茶重要吗

    经理如果能回答我的问题,一定会抓着我的肩膀点着头说重要。

    实验来到第二个阶段,是敦煌的春天。

    已经具备人为创造信息流的条件后,就剩下制造能够穿越时空的通道。

    我不懂物理,但时空隧道绝对是我那本杂志里科幻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其困难程度和荒谬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他要人为制造时空隧道,并且用一个新的名词定义这个行为。

    叫作空间折叠。

    我看着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话:

    在机器高压,低温,强电磁场下,将稳定时空局部扰动,利用引导装置强迫时空发生非线性弯曲,空间点被抽离出原有时间链,从而折叠成两个相互连接的入口,它不是穿越时间,而是重组了局部时空的拓扑结构。

    中国字我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我不是很能看得懂。

    总之,基于他所提出的空间折叠理论,时空并不是完全固定,而是存在微观涟漪的动态结构,在极短的时间内,空间中会出现时间起伏,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这种微小的涟漪被人为放大或操控,就可以形成连接不同时间节点的隧道入口。

    顾凌霄的实验进行得比之前还要不顺,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些年他在实用建筑领域不再活跃,甚至引来了骂名,说他开始沉迷于科幻的研究,妄想不可能的时光倒流。

    说他成了个疯子,拿自己做实验,总有天会死在那座可怕的机器上。

    事实上,他理论中时空穿越的前置条件,就是死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