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还是想挣钱呢?”

    “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站着把钱挣了。

    这句台词一出,整个影院内鸦雀无声。

    想站着把钱挣了,光有枪还不行,还得有代表权利的官印。

    薛毅的腰一下子就坐直了。

    玛德……苏浩……他……他是怎么敢的拍的啊……

    还有……

    这种片子,太敏感了!

    苏浩是怎么让它过得审啊!

    剧情继续,小六子要把被藤蔓缠绕的冤鼓捞出来,师爷不让,又说出了金句。

    “哪有冤呐。”

    “谁敢有冤呐。”

    “这都一百多年了,你要把它砍了,把鼓露出来,指不定要出多大的冤呐。”

    冤鼓,又称“鸣冤鼓”或“喊冤鼓”,是古代司法体系中的一种设施。

    以前的时候,百姓通过击鼓的方式向官府申诉冤情。

    而且,一旦鼓声响起,官员必须立刻升堂审理案件。

    而这里冤鼓被缠绕,也暗示鹅城如今的司法系已经荡然无存。

    在这里电影还藏了一个伏笔。

    冤鼓重见天日的第一时间,就冲向了站在一旁敢怒不敢言的百姓。

    当卖凉粉的老板被冤鼓追着到处跑时,却被路过的武举人一顿暴打。

    原因竟然是打扰了他喝酒的雅兴。

    而站在一旁的老百姓,赤裸着上身,露出了一身腱子肉,在看到这一幕,竟然是拍手称好。

    对于这一幕,树人先生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写到。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刑场上的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众人‘张着嘴’喝彩,仿佛饿狼的眼睛‘又钝又锋利’。”(阿q被处决时)

    张麻子看到这一幕,知道机会来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烧在武举人头上,烧在麻木不仁的鹅城百姓心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