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李建国凑过来仔细看了看,确实发现这些家具的工艺非常精湛:“这些真的是古董?”

    “千真万确。”韩云逸肯定地说,“这几件家具如果放到古董市场上,少说也值几千块钱。”

    李建国夫妇都惊呆了,没想到韩云逸五十块钱买回来的“破烂”居然这么值钱。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东西?”李建国问道。

    “先带回去,找机会出手。”韩云逸说,“不过想卖个好价钱,还得去北京才行。”

    就在这时,李建国想起了什么:“对了,我有个老朋友很喜欢收藏古董,改天我介绍你们认识。”

    “真的?那太好了!”韩云逸高兴地说。

    回到厂里后,韩云逸立刻召集车间的骨干开会,详细介绍了在省城的收获。

    “一千套家具的订单?”李师傅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可是我们厂从来没有接过的大单子啊!”

    王二也兴奋地说:“韩厂长,您真是太厉害了!这下我们厂有救了!”

    “大家别激动,订单是有了,但我们必须保证质量。”韩云逸认真地说,“张老板要求先做样品,如果质量不过关,订单就泡汤了。”

    赵厂长点头:“云逸说得对,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车间都忙碌起来。韩云逸亲自指导工人制作样品,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厂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县文化局的刘局长。

    “韩副厂长在吗?”刘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文人,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刘局长,您怎么来了?”韩云逸放下手里的工具,赶紧迎接。

    “听说你们厂最近发展得不错,我来看看。”刘局长在车间里转了一圈,“对了,我听说你还会写歌?”

    韩云逸有些意外:“您怎么知道的?”

    “小地方嘛,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知道。”刘局长笑了笑,“是这样的,我们文化局要举办一场演出,正需要一些新歌。你有没有兴趣帮我们写几首?”

    韩云逸想了想,摇头道:“刘局长,我现在厂里的事情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

    “这样吧,”刘局长换了个话题,“听说你们厂还有个小姑娘唱得不错?”

    韩云逸明白他说的是林小雨,点了点头:“她确实很有天赋。”

    “那你能不能介绍她参加我们的演出?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