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前的温差感。

    手机再次震动,她拿起看,是一个陌生的好友请求:

    高珩:知夏,还记得我吗

    她没有点同意,指尖停在屏幕上,屏息凝神地盯了许久,最后悄然锁了屏。窗外风又起,吹得那张旧照片从书桌边缘滑落,落在了她脚边。

    照片背面,模糊的墨迹上,依稀还看得出两个字的尾音——再见。

    2

    晚饭后的见面邀请

    林知夏盯着那条好友请求,几秒钟后点了通过。

    没有寒暄,没有问候,对话框的第一条消息就跳了出来。

    我下周三到望京出差,顺便看看老同学。你有空吗

    她盯着这句话,脑中一片空白。

    十年没见,第一句不是问好,也不是解释,只是像平常人见面那样一句顺便看看,仿佛过去所有的牵绊都可以被简化为顺便两个字。

    她盯着那句话,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她很清楚自己在这段对话中没什么筹码,十年的沉默不可能只是单纯的遗忘,也许是有意的克制。可不管是哪种,高珩都不是那个该轻易回来的名字。

    她没有回。

    第二天早上,她依旧准时地出现在公司,例会、跟客户对接、项目沟通,每一项都尽职尽责。下班后,她站在地铁口,犹豫了一下,没有走往回家的方向,而是去了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她不喜欢咖啡,却喜欢这个地方的窗子,落地、通透,可以看到街对面不断走过的人,像一部无声电影。

    她点了杯热美式,手机放在桌上。

    十分钟后,屏幕亮起——

    知夏,还在北京吗

    又是一条来自高珩的消息。

    她下意识地想关掉,却又鬼使神差地打字:在。

    有空见一面吗我有些话想当面说。

    她盯着这句话,忽然觉得有些荒唐。如果真有话要说,十年时间难道还不够如果真的在乎,那年毕业后为何连一通电话都没有

    我们之间还有什么需要见面说的

    她很快收到回复。

    有些事,晚说总比不说好。

    林知夏手指微微收紧,杯中的热美式散着苦味,她没回。

    但三天后,还是赴了约。

    他们约在西坝河的一家清酒小馆,位置不远,餐厅装修风格和记忆中那家老店如出一辙——木质拉门、昏黄吊灯、墙上挂着一排排手写菜单。

    林知夏推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