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赵锦宁拂了拂落在衣袖上的梨花,提着满篮花瓣刚走到殿内,岑书就欢天喜地的回来了。

    “名次如何?”她曼声问道。

    “状元许穆清,榜眼周煦,探花陆时侒!”岑书笑嘻嘻地回话,“长的都又俊又年轻,到时殿下选驸马,选哪一位都成!”

    颂茴笑着嗔她:“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净瞎说!”

    “李家公子呢?排名第几?”她替赵锦宁问出口。

    岑书哦了一声,仔细想想:“李公子好像是第七。”

    第七也不错,赵锦宁心想,霁言哥哥是姑母独子,纵使有真才实学,为避嫌疑,堵悠悠众口,皇帝也不会给他太高名次。

    一时夜又至,晚妆将卸,颂茴伺候着赵锦宁更换寝衣,四下无人,说些体己话,“这下李公子有了功名,殿下也可向万岁爷透点口风,到时下旨赐婚了。”

    赵锦宁不以为然,她走到床前坐下脱掉绣鞋:“没有女方上赶着男方的道理。”

    在宫里生活这么些年,她早就养成了不显山不露水的脾气。

    越是想要某样东西,就越是不能让人看出来,若不然会成把柄让人拿着挟制。

    她小时候吃过太多这样的苦,但凡是她喜欢的东西,赵安宁都会毫不犹豫的仗着自己嫡长女身份夺取,毁坏。

    譬如那只兔子,明明是她先喜欢的。

    现在赵安宁不在了,没有人会同她争抢,她对嫁给李霁言这事十拿九准,只耐心等着便是。

    颂茴有些忧虑:“金榜一出,各家贵女千金都盯着呢,李公子生的好,上门提亲的自是少不了,自古婚姻之事都是父母做主,万一大长公主再”

    她不以为意的打断颂茴的话:“姑母会去求皇兄赐婚的。”

    太祖曾定下一条规矩,凡是宗室外戚不禁止参加科举,但不授实官,不许任京秩,即便霁言哥哥文经武略,也不会有拜相入阁的机会。

    她那位眼高于顶的姑母自是会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国朝最尊贵的女子为妻,以维护李家满门荣耀。

    赵安宁死了,现如今只有她一位长公主,姑母自是会主动求皇上下旨赐婚。

    几月后正是中秋佳节,登坛祭月后,皇后在宫中设了家宴。席上未有外人,酒过三巡,大长公主赵漪便向皇帝求娶赵锦宁为媳。

    边疆打了胜仗,国朝安稳,也不暂时不需公主和亲谈判。皇帝自是乐的成人之美,更何况他心里对这唯一的妹妹也是有疼爱的。转脸看向坐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