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当中的朱雄英,低着头冲出了卧房。
听着房门扑通一声关闭,朱雄英也缓缓睁开了双眼,嘴边带着一抹不可捉摸的微笑。
“看样子,是以工代赈有了成果。”
朱雄英眯着眼,看着那不断跳跃着的民心值,心中暗暗思索着。
眼下虽然丰收了一波,但朱雄还是要总结一下规律。
毕竟以工代赈实行,已经将近两个月。
为什么偏偏只在昨天有了成果。
是因为灾情彻底过去?
未必。
朱雄英摇了摇头,索性坐起身来。
披着衣服来到了书房当中。
“根据校事府的情报,河道的疏浚,至少也要三个月才能完工,所以系统的评判标准应该不在于工程的完工。”
“或者说不在于一件事情是否做完。”
朱雄英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必须要总结出来里面的规律。
不仅仅是为了现在获取民心值事半功倍。
等到未来自己真的起事成功,黄袍加身之后。
也可以凭借着这个标准,确定政策的实施是否有纰漏,下面是否有人偷奸耍滑,阳奉阴违。
所以此时此刻,朱雄英动用着自己所有的脑力,不断的翻越着从河南传来的情报。
他要从种种蛛丝马迹当中,找到那个最关键的地方。
“是都司派遣军队种地有了成果?”
“还是说,是因为灾民们终于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朱雄英看着自己列出的这两条可能性,手指不断地敲着紫檀桌面。
这是他从繁杂的情报当中总结出来最有可能的两个因素。
但是想要总结出真正的规律,朱雄英还是一头的雾水。
“到底是什么?”
“如果从民心的角度来看,这两者都有可能一个是军民鱼水情,一者是民心安定。”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昨天?”
朱雄英皱眉,目光不断的在各条情报之间来回巡曳着。
突然,他的目光扫过了一条极不起眼的情报。
这一条情报,已经在他眼前略过不下十几回,但此时此刻,朱雄英看着这一条情报,灵光一闪。
“嗯?”
朱雄英拿着这份情报,仔细的品味着上面的每个字。
这条情报并不长,就寥寥的几个字而已:
听着房门扑通一声关闭,朱雄英也缓缓睁开了双眼,嘴边带着一抹不可捉摸的微笑。
“看样子,是以工代赈有了成果。”
朱雄英眯着眼,看着那不断跳跃着的民心值,心中暗暗思索着。
眼下虽然丰收了一波,但朱雄还是要总结一下规律。
毕竟以工代赈实行,已经将近两个月。
为什么偏偏只在昨天有了成果。
是因为灾情彻底过去?
未必。
朱雄英摇了摇头,索性坐起身来。
披着衣服来到了书房当中。
“根据校事府的情报,河道的疏浚,至少也要三个月才能完工,所以系统的评判标准应该不在于工程的完工。”
“或者说不在于一件事情是否做完。”
朱雄英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必须要总结出来里面的规律。
不仅仅是为了现在获取民心值事半功倍。
等到未来自己真的起事成功,黄袍加身之后。
也可以凭借着这个标准,确定政策的实施是否有纰漏,下面是否有人偷奸耍滑,阳奉阴违。
所以此时此刻,朱雄英动用着自己所有的脑力,不断的翻越着从河南传来的情报。
他要从种种蛛丝马迹当中,找到那个最关键的地方。
“是都司派遣军队种地有了成果?”
“还是说,是因为灾民们终于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朱雄英看着自己列出的这两条可能性,手指不断地敲着紫檀桌面。
这是他从繁杂的情报当中总结出来最有可能的两个因素。
但是想要总结出真正的规律,朱雄英还是一头的雾水。
“到底是什么?”
“如果从民心的角度来看,这两者都有可能一个是军民鱼水情,一者是民心安定。”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昨天?”
朱雄英皱眉,目光不断的在各条情报之间来回巡曳着。
突然,他的目光扫过了一条极不起眼的情报。
这一条情报,已经在他眼前略过不下十几回,但此时此刻,朱雄英看着这一条情报,灵光一闪。
“嗯?”
朱雄英拿着这份情报,仔细的品味着上面的每个字。
这条情报并不长,就寥寥的几个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