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你……”

    听到朱标的评价,朱元璋先是一愣,下一秒怒不可遏。

    尧舜之君,方有尧舜之民。

    那么他的治下,有人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岂不是说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桀纣之君?

    一时间,朱元璋顿觉热血上头。

    刚想开口骂些什么,却直接对上了朱标坚定的眼神。

    这种眼神,朱元璋太熟悉了。

    每次朱标反对自己的时候,都是这种眼神。

    没有人比朱元璋更清楚。

    事实上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远远不像世人所认为的那般和谐。

    亲密无间是对的,毫不怀疑也是对的。

    但是太子从小就很有主见。

    甚至可以说是叛逆。

    在大朝会上和朱元璋当众顶撞,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一次都是这种眼神。

    “爹,以儿臣看来,这一次恰恰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眼看着朱元璋的怒火渐渐平息,朱标抓住机会谏言道。

    “以往就算是有人犯上作乱,要么已成气候,不得不以雷霆之力灭之。”

    “要么隐晦难觅,需动用锦衣卫大索天下。”

    “哪里会像这一次一样机缘巧合?”

    “更难得的是,这位小朱先生真知灼见,学究天人。”

    “虽然在野,但是却比大多数的朝臣看得更加清楚通透。”

    “如此大才,若放在汉末乱世,也是令君武侯之辈。”

    “而如今在我大明治下,此番人才,不思济世报国反而甘冒奇险,犯上作乱。”

    “爹何不反思?”

    “住口!你给咱住口!”

    朱标的声音还在继续,但是朱元璋却再已经听不下去了。

    大手一挥,整个人在东宫书房快步走着,宛如一头发怒的雄狮。

    然而朱标躺在床榻之上,声音虚弱无力,言辞却像一把把尖刀一样毫不留情地刺向朱元璋。

    “爹,您就听儿子一句吧。”

    “此时此刻,千载难逢。”

    “唐太宗有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若真如那位小朱先生所说,儿臣命不久矣,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对爹说这些话了。”

    “爹为什么就不能有些容人之量,留下这位小朱先生,哪怕只是作为施政的查漏补缺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