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见到太子,太子都是在伏案劳作。
甚至于有时候在大朝会上,丹陛之上。
太子虽然侍立在龙椅一边,但是手中也是拿着一杆羊毛小毫,在奏折上写写画画。
之前的朱元璋,对这些事情并不在意。
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工作狂,即使是杀了胡惟庸,撤销了宰相制度。
也到没有感觉有多么劳累。
现在看来,都是太子负担了绝大多数的政务。
朱元璋仔细想想,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羞惭。
自己吩咐六部直接受太子管辖,大小事宜是先由太子处理,然后才禀报给朱元璋。
朱元璋还挺得意洋洋,反倒觉得这是自己信任太子,锻炼储君的表现。
此时此刻,被朱雄英一下点出关键。
朱元璋才恍惚发觉,太子实际上已经承担了很多属于皇帝的职责。
然而朱雄英的话还没有说完。
“而且我听说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无间。”
“皇帝曾经还想让太子替他的妃嫔戴孝?可有此事?”
“这个……”
朱元璋干咳一声,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
朱雄英摇了摇头,倒也不在意朱元璋的态度,而是与其感慨的评判道:
“哪怕太子德比尧舜,才通汉文,如今下有繁杂政务压身,上有虎狼君父威逼。”
“长此以往,内外交困。”
“如此点灯熬油下去,太子命不久矣。”
说到这,朱雄英身体再往前倾,双眼不闪不避,正对上朱元璋的目光。
“到那时,以当今洪武皇帝的性格,必然不会在成年皇子当中挑选储君。”
“太子的诸皇子年幼,皇帝为了保证储君不被架空,必然会掀起大狱。”
“作为如今太子铁杆的淮西一脉,更是首当其冲。”
“到那时,老先生如何自保?”
“我观老先生也是铮铮铁骨,若是为了自己性命,必然不会跟随朱某起事。”
“不过老先生也要想想家中妇孺,以洪武皇帝之刻薄寡恩,老先生以何保证不被殃及池鱼?”
“为保家小,还望老先生细细思量。”
说完这一番话后,朱雄英再不多言,只是定定的看着朱元璋。
此时此刻,他已然好话说尽。
自己礼贤下士之意,也表现的淋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