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建安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孙权之子周岁,孙权自是大张旗鼓为其子庆祝,而徐州城,则是处于一片肃穆之中。

    今日徐州大考,共设了四个考场,将这近三千人平均分配到各考场之中,考生入场时,皆要被搜一遍,谨防夹带入场。

    这是第一次考试,也是很重要的考试,曹昂不想出任何问题。

    曹昂于徐州府衙之中端坐,听各方来报。

    陈登拱手拜道:“主公,四考场之中共有二十三人长衫之中有所夹带。

    ”

    “将此二十三人名姓记下,放出榜去,日后永不录用!”

    “诺!”

    这二十三人之中,十人家中甚是富庶,三人家中极贫,还有十人家中境况一般,唯一令人欣慰的,就是徐州各地来参考试的属官无夹带之举。

    当然,这也与曹昂定下的政策有关,以至于他们不敢行夹带之举。

    毕竟当时徐州上下整肃一清,杀的人头滚滚,那还有人敢犯忌讳,也就是这二十三人非官吏之属,不然只张榜断其前程是万万不可能的。

    一考考一天,饮食清水由州府供应,水都是烧开的,确保一切无恙。

    两千九百三十二张考卷,整齐的装订成五十九份摆在曹昂面前。

    曹昂仔细的检查了每一本考卷,确定的都订正无误之后方罢。

    “元龙、德祖,汝二人各选两本。

    ”曹昂一副抓壮丁的样子。

    杨修跟陈登却很愿意,毕竟给人评判这种事,有种快感,容易得到满足。

    曹昂看二人样子,心下觉得好笑,“只消小心评判,依汝二人之能,可辨答卷之人是否真有才能。

    ”

    二人皆应诺去了。

    曹昂又拿了四本往去拜访沮授。

    自沮授做了书院院长以来,颇有些焕发第二春的感觉,徐州政事不用他费心,一批批才学之士从他手下不断输送中原各处,颇有种桃李遍天下的感觉。

    闻曹昂至,沮授忙使人请入。

    曹昂朗笑道:“沮公,吾与汝带了些好物事来品鉴,不知这礼汝收不收啊!”

    沮授见曹昂拿着些书卷来,那还想不到这是什么,大笑道:“收,收,某亦想看看,自徐州书院出去的学子经一番历练之后,能做出何等模样的答卷。

    ”

    曹昂大笑,将卷子递了过去,沮授与曹昂又说些书院的事。

    曹昂看了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