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梁仲一时之间没有转过弯来。

    不至于,可能因为咳,美国没有多少历史吧,而且也不是一说外国人就都是欧洲人的。叶之鹤轻咳了一声,在说到禁忌内容的时候还小小声了一点。

    可大家都听到了,直播间里的粉丝就开始整活了。

    [我也知道,但我不说。]

    [他也知道,但他不说。]

    [我们都知道,但我们不说。]

    不说这个,其实还是因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从英国掀起了一股波普艺术的浪潮,那个时候为了唤醒战后死气沉沉的英国,一些艺术家企图寻找一条新的路,于是他们采用大面积明亮的色调来表达心中的述求,对个性的表达,以及对流行文化的追求。

    但是朱利安&iddot;施纳贝尔是新表现主义的流派,六十年代,波普艺术在美国逐渐取代抽象主义,开始变得流行起来,而新表现主义则是对波普艺术的反动,在画面、笔法、情调上提倡对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回归。(1)

    你们想想看,波普艺术是大胆采用鲜明的色块、流行文化图像,提倡机械复制,迎合现代大众消费,那么作为反动的新表现主义会是怎么样

    叶之鹤留下了一些问题给他们做思考。

    两个人一下子就把目光移到了这幅灰扑扑的画上,灰尘已经把这幅画该有的浅淡、极简、收敛的色调覆盖了大半,也就是叶之鹤能够看出来了,换做是他们呃。

    两个人对视一眼,然后开始说鬼话。

    我觉得应该是考虑怎么用极简的笔触来抒发画家内心浓厚的感情,然后浓厚的感情会和以上这些形成鲜明的对比梁仲猜测道。

    我也这么觉得,项景同小鸡啄米一样,看了看藏在背后的手机画面,又补充道,如果是导演的话,应该很擅长于从美术以及流行文化当中提取元素,而且他的画作不仅仅擅长于使用不寻常材料入画,还经常使用文字作为画作的中心主题,看这幅画诶怎么没有字

    项景同像只盲眼虾一样到处寻找文字,随便别在裤子上的手机也咕噜咕噜的滚在地上。

    叶之鹤忍俊不禁,还是拿起了他的手机,看那页面,俨然就是朱利安&iddot;施纳贝尔的个人百度资料,在1987年以后,他的画作才经常出现以文字作为中心主题的情况,这幅画应该是在1987年之前作的,所以当然没有字了!

    他把手机还给项景同,项景同也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笑了,我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