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手下的人继续打听,接着把照片递到靳舟面前,“这个人认识吗?”

    靳舟歪着脑袋仔细打量了两眼,摇了摇头:“不认识。”

    “这是筒子楼案的被害人。”任雯丽道,“在这附近的便利店上班。”

    这个案子跟靳舟还有点渊源,他多少有些好奇:“不是她前夫或者男朋友之类的作案吗?”

    之前在警戒线外围围观时,靳舟曾听说死者是个单亲妈妈。像这样的案子大多都是家庭纠纷,凶手多半就是死者的丈夫或情人。

    “不是,她前夫压根就没在这个城市,她也没有男朋友。”任雯丽道,“问了她同事,也没有什么仇家。”

    现实中的凶杀案大多都不复杂,先查死者周围的人,一个一个排查动机,很快就能找到凶手。但若是查找不到杀人动机,那案子就会变得棘手起来。

    “亲戚那些呢?”靳舟又问。

    “都查了,她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实在找不到突破口。”任雯丽头疼地叹了口气。

    “那或许是激情杀人。”靳舟道,“比如小偷被撞破偷东西……”

    说到这里,靳舟突然想到他曾引导任雯丽,身穿一身黑衣的杨时屿是个小偷。为了不让事情变得复杂,他主动停了下来,没想到任雯丽却直接反驳了他。

    “不会。”任雯丽道,“凶手是预谋杀人,自带了作案工具。具体细节就不跟你说了,反正这个案子没那么简单。”

    预谋杀人,查了一圈却查不到杀人动机,这就有点奇怪了。

    难破的凶杀案,往往是卡在证据这一环节。有的甚至抓住了嫌疑人,但到了庭审阶段,因为证据不够充分,嫌疑人最终被无罪释放都有可能。

    但在一开始,连动机都查不到的案件,这可不多见。

    靳舟只是胡乱想了一想,反正他是个局外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既然遇到了任雯丽,他自然不会放过打听的机会,便道:“对了,王大荣跟他女友有交代什么事吗?”

    他不指望任雯丽如实回答,只是想着通过任雯丽的反应,应该能获取一些信息。

    然而任雯丽却奇怪地看着他问:“怎么交代?人都没找着。”

    靳舟一愣:“你们没有抓到王大荣?”

    “没。”任雯丽打量了靳舟两眼,“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还知道我们在查王大荣的女友?”

    “我听说杨法官亲自去了南部监狱。”听说一词可以有许多来源,既然杨时屿公开去了监狱,那靳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