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平日里便以谄媚奉承著称的奸臣贼子们,此时更是聚集在一起,企图利用废太子之事以及北疆的局势,向皇上施加压力,阻挠三皇子梁扶疏回归宫廷并继承皇位。

    一日早朝,大殿之上,群臣肃立,气氛凝重。一位平日里与明皇后有过从甚密的御史大夫率先站出,手持笏板,声音洪亮地奏道:“启禀陛下,废太子之事,乃三皇子殿下所为,此举有违孝道,更触犯了皇室尊严,实乃重罪难恕。若陛下此时接纳三皇子回宫,恐将引起朝野非议,有损陛下圣明。”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众多奸臣的附和,他们纷纷出列,或摇头叹息,或义正言辞,看似在为皇室尊严与朝廷稳定着想,实则皆是明皇后的棋子,意图将三皇子彻底排除在皇位继承之外。

    皇上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这群各怀鬼胎的臣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与无奈。他深知,这些所谓的“忠臣”不过是明皇后的应声虫,但面对如此强大的舆论压力,他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众卿家所言,朕已悉知。”

    皇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缓缓站起身,目光穿透人群,似乎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但朕以为,评判一位皇子是否适合继承大统,不应只看其过往之错,更应看其是否有能力、有德行担此重任。”

    “三皇子虽有过失,但近来其在北疆的表现,以及他揭露梁扶舟真面目、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皆有目共睹。朕心甚慰,亦觉其有可塑之才。”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那些奸臣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对三皇子的支持。但他们并未就此罢休,而是继续寻找着攻击三皇子的理由。

    “陛下所言极是,但北疆之事,臣等却有所耳闻。”

    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此人乃是兵部侍郎,与明皇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祝将军与三皇子在北疆招兵买马,其意何为?”

    “莫非是要效仿前朝藩王,图谋不轨?此乃朝廷之大忌,陛下岂能视而不见?”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更是议论纷纷,不少臣子开始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担忧之色。皇上眉头紧锁,他深知北疆之事复杂多变,但祝将军与三皇子的忠诚与决心,他亦是看在眼里。

    “兵部侍郎所言差矣。”这时,一位平日里以正直敢言著称的老臣站了出来,他正是当朝丞相,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中立立场。

    “祝将军与三皇子在北疆招兵买马,实乃为抵御外敌、保卫疆土所迫。北疆边境不宁,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