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朱高炽闻言,

    也深感赞同!

    他抱着手,回忆盛世天朝的雄风,说道:

    “盛世之下皆名将,那王玄策出使天竺国,随行的使者被杀,他仅以身免,自觉有辱天朝颜面,就转去吐蕃借兵八千不到,接着便领兵杀回了天竺,不到三日就大败天竺十万雄兵,还擒了那天竺国王,押送回了长安!”

    “他王玄策也是金榜题名考进的长安,也是地地道道的文臣,却能提笔书万卷,执剑斩楼兰,真是英雄!”

    朱高炽这么一说,连三杨这已经年过中年的文臣。

    胸中都不禁涌出一阵壮怀激烈。

    朱瞻墡瞧见几位大人们的神情,微微一笑,感慨道:

    “文臣也是儒者,自古就有儒将!想想那三国的陆逊,手提玉剑斥千军,昔日锦鲤化金龙,他的后人武庙之一的陆抗更是如此,他们不都是儒生吗?不也都是文臣?”

    “辛弃疾都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咱大明多出一些文臣儒将,不是理所应当?”

    “我大明不只是要皇帝好武功,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理应尚武,更应知兵,如果文臣都不怕死了,那我大明远迈汉唐指日可待。”

    于谦等人,此刻那是听明白了!

    监国殿下那是打算借着陛下的“好武功”,来改变大家对于八股取士的看法。

    显然八股取士已经不满足如今陛下所期望的大明!

    朱高炽对于这一点也看得很清楚,所以身为父亲,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表态道:

    “小五,你说的为父同意!八股取士确实有些落伍了,祖宗之法虽然不可变,但可以增加一些新的科举内容,这也不违背祖宗之法,这一次采取兵法策论为主的试卷,爹也觉得不错!”

    太子都是这个意思了。

    内阁于谦自然更不用说。

    吏部的几位大人,那也都是跟着点头同意。

    他们无非就是建言献策,

    来完善一下监国的想法。

    见天色不早。

    朱瞻墡让众人都回去,整理一下想法和建议。

    然而第二天上奏详细说说。

    朱瞻墡处理完政务。

    也就打算早点回家。

    就在离宫的时候。

    遇到了于谦跟杨士奇。

    “二位大人,留步。”

    “是监国!”

    “参见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