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想到在自己半只脚都要入土的时候。

    竟能看到儿孙之中有如此大才者!

    此子有帝王之学。

    可惜,此子过于年少!

    多半空有才学尚无能力……。

    这一份奏疏在第一时间,也传到了江南。

    此时的江南,不论是民间商贾,还是官场,那都大为震动。

    朱瞻墡的奏疏真是引得天下震动,朝野一片哗然!

    “陛下!!此子祸国殃民,上此与民争利的邪疏,还要加重天下百姓们的赋税,如此妖孽?不严加惩戒,必然导致天下动荡!若陛下真要他来监国,还要行此奏疏中的举措,臣就一头撞死在这奉天殿上!”

    说这话的大臣,抱着必死的决心,摘掉乌纱帽,俯首叩拜。

    摆明了死谏的态度!

    接着又有朝臣跳出来。

    “臣附议。”

    “臣等死谏!”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陆陆续续已经跪倒了一片,纷纷摘掉官帽的大臣们。

    永乐大帝此刻,也不禁流露出一抹犹豫不决起来。

    ——自己真的错了吗?

    瞻墡不过十七,才是舞象之年。

    如此一个少年来监国?

    这个决定真的对吗?

    可那一份奏疏所言之利害之处,却又让自己不得不重视!

    朱棣眼神里更加决绝坚定起来!

    ——若不改革弊政,大明百年必亡!

    如此胆大包天的话。

    此子竟然说得出口。

    朱棣也不知道是该欣赏孙儿的勇气,还是该骂他一声痴儿了!

    “诸位大人,你们所言过于玄乎了吧?”这时,太子朱高炽说话了,就见担心自己儿子的太子殿下,望着这些死谏的大臣们,叹气道:“一个孩子的胡言乱语罢了,难道诸位大人们,还当真了?”

    “皇上肯定早有决断,也一定会另谋一位皇子来监国,各位大人们,何必苦苦相逼呢?连一个孩子都不放过,未免太有失风度了吧。”

    太子这样说。

    朝臣们,那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个个面面相觑。

    也不能不给太子面子吧?

    太子这是在给大家台阶呀。

    一个吏部的大臣,抬起头来,冲着太子抱拳拱手,“那就请皇孙来说个清楚,最后皇上再依照惯例,让太子您来监国,如此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