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在也没去周家吃过饭。

    九月,京市大学门口人头攒动。我攥紧了那张印着我名字的录取通知书,纸张边缘几乎被指尖的汗浸湿。

    崭新校门在我眼前,象征着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可心底深处,老家的阴霾和那个沉重的约定,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用力甩了甩头,试图把那份窒息感暂时驱散,深吸一口气,拖着略显陈旧的行李箱,汇入了朝气蓬勃的人流。

    大学的节奏快得令人目不暇接。课堂上,总有个身影会吸引我的目光。那是同系的顾沉,他习惯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背脊挺直,听讲时眼神专注,笔记本上永远是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的字迹。

    偶尔教授点名提问,他的回答总能精准扼要,有时还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冷幽默,引得课堂一阵低笑。一次难度颇高的专业课小组作业,命运般地将我和顾沉分到了一组。

    面对我涂涂改改、逻辑混乱的草稿,顾沉只是沉默地看了几秒,然后将自己的笔记本推了过来。重点和延伸思路都标了,给你参考。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别到时候答辩,拖我们小组后腿。语气平淡,听不出嘲讽,倒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我接过那本厚厚的笔记,指尖无意间触碰到他微凉的手指,一股电流般的触感让我脸颊瞬间升温,我慌忙道谢,低头掩饰自己的失态。

    从那以后,我们两人的交集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清晨图书馆里帮忙占下的相邻座位,深夜自习室里一起和难题较劲,食堂里不经意间拼成的餐桌,他会自然地把我不爱吃的葱姜夹到自己碗里。

    周末空闲时,顾沉偶尔会提议去逛逛京市那些藏在深处的胡同,或者去爬一次香山,看看这座城市的轮廓。

    顾沉话不多,却总能在细微处显露关照。

    我为一道复杂的计算题愁眉不展时,一张写着关键步骤的草稿纸会悄无声息地递到我手边;我因为想家情绪低落时,他会不动声色地讲个冷笑话,或者分享一些京市本地人才知道的趣闻。

    我那颗因家庭变故而早早冰封的心,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不知不觉被这个外表看似冷淡、实则细致温暖的男生,悄悄撬开了一条缝隙。

    我发现自己温书时会莫名其妙地走神,脑海里反复出现的,竟是顾沉蹙眉思考的侧脸,或是他难得弯起嘴角、露出浅浅笑意的模样。

    放假前我正在跟顾沉讨论老师留给我们的小组作业,突然有个阴影挡在我面前,我抬头竟然看到了周远,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周远就一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