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无忌代秦王殿下谢过封舍人!”

    “长孙典签这是作甚!”

    封德彝连忙上前扶起长孙无忌,嘴上不住说道:

    “当初若不是得秦王殿下向陛下举荐,恐怕我封德彝现在得在长安街头靠抄书为生呢,今日不过是还他一个人情罢了。”

    封德彝说的也是实话,当初在江都之变后,封德彝因为替宇文化及起草了历数杨广罪过的文书,害怕受到牵连,便连夜带着妻儿老小逃离了江都,辗转来到了长安。

    他本以为自己与李渊有旧,会得到李渊的重用,可没想到李渊却嫌他在侍奉杨广时只知道谗言媚上,并非忠臣,不仅不肯用他,还想将他赶出京城。

    好在封德彝之后不知道怎么通过什么关系见到了当时还是秦国公的李世民,并通过李世民向李渊进献了不少秘策。

    李世民也劝李渊说如今正值乱世,理应唯才是举,重才不重德,若是本末倒置,只会错失大量有才之士。

    李渊觉得李世民说得不无道理,最终向当时的小皇帝杨侑举荐封德彝为内史舍人。

    在大唐建立之后,封德彝又成了新王朝的第一任内史舍人。

    可虽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封德彝的今天,可他却一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不偏不倚,从没有显露过任何倒向秦王阵营的意思。

    而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挟恩图报,逼封德彝倒向自己。

    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李世民和封德彝之间竟然还有这段渊源。

    虽然现在封德彝口口声声说帮秦王是为了还当初的人情,可长孙无忌还是将自己带来的小箱子放到桌面上,轻轻推到封德彝面前,笑道:

    “这是秦王殿下的一点心意,还望封舍人笑纳。”

    封德彝低头看了一眼面前的箱子,并没有打开查看里面的东西,反而轻轻摇了摇头道:

    “此次我之所以帮秦王殿下,于私是没了报答秦王殿下昔日的举荐之恩,于公是为了大唐将来能出一位雄主,带领大唐臣民开创一个全新的盛世。”

    眼见封德彝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也不好再坚持,只是深深看了封德彝一眼,语气很是意味深长道:

    “封舍人今日之言,无忌一定一字不漏转告秦王殿下。”

    封德彝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暗会意一笑。

    他之所以如此卖力推荐李世民去主政巴蜀,要的不就是这句话吗?

    两人又寒暄了好一阵后,长孙无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