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2

    我主动请见孟氏,以王妃之礼,规矩周全,却句句带锋:若王妃之位不能护谢府周全,那便请府中另觅明珠。

    孟氏盯着我看了许久,终是冷笑一声:你倒是有几分骨气。

    我面色坚定:若是骨头太软,早被人嚼碎吞下去了。

    那日后,谢府再无人提起纳妾之事。我的名义虽弱,却借势挡下了一劫。

    再后来,谢珩自边关归来,风尘仆仆,一身是伤。他站在我院前,看着那一盏我每日点亮的灯火,忽而开口道:

    为何日日点灯

    我道:怕你深夜归来,不见灯火,不认得自己的家。

    他站在雨里,沉默良久,终是低声应了一句:嗯。

    那一刻,我知道,这段无言的婚姻,也许不会一直无言下去。

    ......

    谢府的风,开始变了。

    谢珩自边关回京已有月余,虽未在府中长留,却渐渐有了些家主的模样。府中事若非要决断,他也开始询问我意见,哪怕只是简短一句你看着办,于我而言,已是立场初显。

    而这立场的微妙变化,也惹来了暗流。

    三房的谢姨娘,是老王妃的侄女,眼看她那出阁的女儿谢瑶迟迟未嫁,便打起了主意,暗中求孟氏替她说情,想让谢珩纳女为妾,先固人心,后争宠位。

    孟氏虽表面不动声色,但一日中秋宴,她却突然提议:今年由昭阳主持宴会,王妃初掌家务,也当让族中人见见风采。

    明里是抬举,暗里却是刀锋。

    我知道她在设局,但这局——我接了。

    中秋宴席安排妥当,族中女眷一一就坐,偏那谢姨娘竟不按座次,执意要谢瑶落座于我身旁,言辞客气,动作却毫不掩饰地亲热示好。

    王妃年轻能干,小女从小仰慕,今后还望王妃多教教她。

    我微笑不语,提壶为谢瑶斟茶,故意问她:不知谢姑娘最擅长何艺

    谢瑶笑靥如花:女红马术皆通,棋艺稍逊。

    既如此,今日便请你陪孟氏夫人下盘棋,权作助兴。我扬声唤来棋盘,若能赢她一子,我便请王爷赏你一份秋礼。

    此言一出,席间皆哗然。

    孟氏本就是谢府老谋深算之人,谢瑶一个小姑娘如何能敌

    果然,三局过后,谢瑶惨败,面色难看,却不得不伏礼请罪。

    我轻声开口:谢姑娘果然心气高远,只是礼数之中,尚需琢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