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检查了一遍思路与计算之后,孙锦城就开始写起了后面的大题。

    此刻考室之中,留下来继续参考的考生不多。

    他们现在题目读完一点思路都没有。

    反观孙锦城在考场写的哆哆哆的。

    整个考场全是孙锦城答题的声音。

    不是,孙锦城他真的会?

    这是所有考生的想法?

    难道又是背的其余题目的答案,然后直接抄上去?

    孙锦城看上去也没那么傻吧。

    可这才刚刚二试五分钟啊,他都已经写了五分钟。

    他不思考的吗?

    他不在草稿纸上演算的吗?

    他难不成看了一遍题目就知道了答案?

    这不科学。

    这不可能!

    于是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孙锦城一定是在瞎写。

    很可能把往年的真题题目的答案抄在了今年。

    一定是这样,否则无法解释。

    孙锦城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嘲笑他们实在是无法体会学霸的世界到底有多恐怖。

    当初国外某顶级大学,陶哲轩给一个数学博士答辩,听完博士答辩之后。

    陶哲轩轻飘飘的说出了这位博士论文的第二种方法。

    要知道,这位博士为了写毕业论文,费时4-8年,而陶哲轩就用了一个答辩的时间,想出了第二个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是比狗都大。

    第二个题目是一个几何题目。

    孙锦城看完之后,脑子之中浮现出两种方法。

    他此刻停笔了。

    考场之中的学生听到孙锦城停笔以为是他不会做了。

    或者写累了。

    实际上,孙锦城是在思考,他选哪一种方法写上去比较好。

    或者说都写上去?

    孙锦城有点纠结。

    他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试卷说不准就会被展示出来,到时候还要用这次高联来收割结晶值呢。

    想了片刻之后,孙锦城决定装一波大的。

    反正答题卡的位置够大。

    两种方法全部写上去。

    主要是两种方法涉及的思路不一样。

    第一种是设内角平分线,找外接圆。

    第二种找外心,找垂线。

    这不装一波,孙锦城觉得没有天理。

    只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