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秦姑娘这种美人,就该配张道长这种人才!”
虽然是支持,但调笑之意在明显不过。
张年也不气,让怀里的姑娘去拿了纸笔。
毫不思考,提笔就写。
三分钟,一首诗就彻底写好,委托一个姑娘传了上去。
李叔没看清张年写了什么,不过看到确实是一首诗的模样,呈上去不至于丢脸,也就没在说话。
此时的春香楼大厅中,由于刚才突然出现的几首诗,已经没人再敢上去提诗。
尤其是徐公子等人,不断地在肚子里推敲诗句。
但想到的所有诗句,都比不上刚才出现的几首诗,甚至相差甚远。
看到三楼另一个包厢中,突然走出一个姑娘,拿着一个纸卷交给老鸨。
好不容易有些平息的春香楼再次炸开了锅。
“这是谁?这么有胆量?”
“咱们青阳县,何时出了这么多的大才?”
而在距离张年不远的一间包厢中,坐着三人。
正中间是一个穿着宽大儒生袍的中年,左右则分别坐着一个道士,和一个虎背熊腰的武者。
刚才的小厮站在中年人身后,小心地伺候着。
“老爷,有人上诗了!”
“嗯!”中年人随意地应了一句,依旧和左右喝着酒。
“王大人不怕有人超过了您写的诗?”中年人右侧的武者有些不解。
中年人哈哈一笑,“这种地方要是真有人能超过老夫的诗,那也是大乾之幸,我有什么怕的呢!”
“赵兄也是太过瞧得上这种荒僻之地的人了!”道士也跟着笑说了两句。
姓赵的武者想了想,也是,王大人的诗在京城都是数得上的。
可在他们谈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原本吵闹的大厅此时却静的异常。
三人都感受到了些不对,同时扭头向外看去。
之前王大人提的几首诗上,又重新悬挂了一首。
大厅内,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上面的诗。
刚才对中年人的诗也只是轻轻一句赞叹的秦姑娘,现在却直接移步到写着诗句的纸张前。
除了大厅中,二楼三楼的包厢中,也都像他们三人一般,伸出头来。
“国之大才,大乾之幸!”
中年人满脸震撼,口中不断呢喃着,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春香楼中依旧显得那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