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未到。

    若是一块成色极佳的赤金,却落入到技平术庸者的手中,反而可惜。

    ”季泠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先暗自记下了徐行的话。

    “还有何不解之处吗?徐先生与其父皆在翰林院任职,博古通今。

    今日徐先生在这儿,你也可一口气问个明白。

    ”季泠看着徐行,这么年轻,就能称得上是博古通今?怎么着也该长两把胡子才有资历夸大吧?不过既然郑先生这么说了,又是翰林院出身的大人,想必这位徐先生是有几分本事的,这个机会倒是来之不易。

    “学生仍有一处不解,庄子有言:‘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究竟何意?”“名誉、计谋、责任、智慧,本都是外物,不应强加于人。

    世人未必善思,若是将此外物强加于人,世人通常会以此为基准,无限神化,为凡人肉胎镀上金身,将人之言行奉为圭臬,这样反而不好。

    这是庄子对君主的教诲。

    为无为,事无事,大抵如此。

    ”徐行解释着。

    但这不过是他一家之言,人总不会长着一样的眼睛,他看如此,季泠看未必仍是如此。

    季泠果然追问:“君主如此,是在固有之道能够引导众生的前提下,以无为维护社稷安稳,那么俗人呢?若是不重名誉、不用计谋、不引事端、不尽智慧,这样的外物本由人而生,若都不在意了,俗人又要凭借什么来激励己身?“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所言,意在于此。

    ”徐行仍是那样的云淡风轻,反让季泠怀疑自己了,徐行说得有理,庄子说得有理,可是她却无法被说服。

    她低声嗫嚅:“可我们处在俗世之中,真能做到如此豁达吗?是否太虚妄了些?”徐行轻声提醒她:“无为并非不为。

    只是若是执着于外物,容易主客颠倒,反受其困。

    物物而不物于物,循流而下,易以至;倍风而驰,易以远。

    主客分离,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徐行和谭谦看着季泠神色郁悒,皱眉蹙额,陷入沉思。

    季泠正在努力地将徐行的话酿作良肥,盖在自己原有精挑细选的细土上。

    天色渐暗,群鸟归巢,徐行向屋外看了看,出声提醒:“若是太阳落山,路恐怕不好走了。

    ”季泠这才发觉,拜谢了郑稳和徐行后便告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