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你这补网的手艺,倒还有些生疏。线结打得不够紧实,要是真遇上挣扎力气大的海货,怕是容易脱线跑鱼。”

    陈凡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请教时机!

    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凑近林叔,脸上露出诚恳至极的求教神色。

    “林叔,您是咱们村的老把式,吃的盐比我吃的米都多,经验哪是我这毛头小子能比的。不瞒您说,我这捕鱼的门道,全是自个儿瞎琢磨出来的,好多地方都稀里糊涂的。”

    “就说这看潮水、辨鱼汛吧,我也就是凭着感觉瞎蒙。您老能不能给指点指点?比如,怎么看看天上的云彩,就能估摸出明儿个大概是啥风浪?还有这近海底下哪儿有暗流,哪个位置下网最稳当,不容易挂底?”

    他一连串问了好几个实在的问题,都是关乎出海生计的真切困惑。

    语气谦逊,态度恭谨,丝毫不见因近日“好运”而滋生的半分骄矜之气。

    林叔显然有些出乎意料。

    他记忆里的陈凡,还是那个游手好闲、眼高手低的浪荡后生。

    可眼前的年轻人,目光清澈坦荡,态度诚恳谦卑,那股子虚心求教的劲头,绝非伪装。

    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似乎也舒展了些,嘴角噙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想学东西,总是好事。”

    他不再站着,也在礁石上寻了个平坦处坐下,顺手拿起陈凡的网梭,开始慢条斯理地示范、讲解起来。

    “你看这线结,要这么打,先绕个圈,再回穿三次,最后使劲拉紧,保准再大的鱼也挣不断…”

    “看天色嘛,老话讲‘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里头也有讲究。得看那霞是火烧云还是淡粉色,云彩是棉絮状还是整块的…”

    “至于暗流,这片海域我走了大半辈子了,西边那片乱礁底下,退大潮的时候确实有股子急流能把网都冲走,但等快要涨潮前一个时辰,那地方反倒是个藏鱼的窝子…”

    林叔讲得极为细致,句句都是几十年风里来浪里去积累下的宝贵经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活知识。

    陈凡听得全神贯注,时不时点头附和,或是提出一两个恰到好处、引申深入的问题。

    他的专注和那股子好学的劲头,显然让林叔很是受用。

    老人谈兴渐浓,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

    从如何辨别不同鱼群的踪迹,到不同季节渔获的分布规律,再到保养渔船、打理渔具的各种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