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陈凡的心也跟着踏实了几分。

    他片刻没耽搁,直奔粮店,买了白面和一小袋精贵的大米,末了,甚至一咬牙,又去肉铺称了二两肥瘦相间的猪肉,仔细用油纸包好。

    剩下的钱,他小心地揣进贴身的口袋里。

    这是他的启动资金,更是他和苏晴、孩子未来的基石。

    接下来的日子,陈凡仿佛脱胎换骨。

    天蒙蒙亮便起身出门,赶着潮汐最适宜的时辰,直奔那些深藏在他记忆中、未来数十年间最为丰饶的海域。

    他不再满足于滩涂上那些零敲碎打的小收获。

    凭借着对未来鱼汛走向和海洋生态变迁的精准预知,他总能找到那些被旁人忽略、甚至从未踏足的黄金渔场。

    第一天,他悄然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在远离海岸的一片隐秘暗礁区,仅用最简陋的钓钩和鱼线,便钓起了两条近三斤重、通体金黄的大黄鱼。鱼鳞在初升的朝阳下熠熠生辉,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第二天,他在一片人迹罕至的深水区边缘,捕获了几尾肉质细嫩、价格远超黄鱼的肥硕石斑。

    第三天,他又幸运地网到了一批价值不菲的野生海虾。

    每一次出海,他几乎都未曾空手,带回的渔获,无一不是市场上最抢手、价值最高的海产。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这个闭塞而贫瘠的小渔村,过于耀眼的表现,只会招致不必要的觊觎和麻烦,甚至可能引来难以预料的危险。

    他开始有意识地“藏拙”,控制着自己带回的收获。

    偶尔故意空手而归,或者只带回一些不值钱的杂鱼充数。

    对外,他的说辞始终如一:“运气好”,再加上“肯下笨功夫,比别人多跑几处礁石罢了”。

    即便如此,他连续多日的“鸿运当头”,还是在这片沉寂已久的渔村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村民们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味。

    从最初的不加掩饰的鄙夷和不屑,转变为难以置信的惊讶、难以抑制的羡慕,以及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疑惑。

    “真是邪了门!陈凡这出了名的懒骨头,怎么跟开了光似的?”

    “可不是嘛!天天都能捞着好东西,我家那口子天天下网,连鱼苗子都少见!”

    “我看呐,八成是他们家祖坟冒了青烟!”

    闲言碎语像带着咸味的海风,迅速吹遍了渔村的每一个角落。

    陈凡对此充耳不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