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赵雯雯好奇问道。

    “目前是有这个打算,但是我打算用连载的方式发!”

    “连载!我知道,港岛的金庸老先生曾经就在明报上尝试过,效果还不错。”

    赵雯雯点点头,又看向陈昭。

    “不瞒你说,我们文汇报也一直在探索连载模式,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收到高质量的稿子,所以还没有尝试。”

    赵雯雯思考了一下,脸上欣喜。

    “要是你想以这种形式发表,我倒是可以替你找张主编说说。《白鹿原》这篇,我是认可的。”

    “雯雯,我怎么感觉你在文汇报的身份不简单呀,张主编听你的?”

    陈昭打趣说道。

    “这个嘛,保密,但是你真想连载,我可以给你争取,对了,你打算写多少字。”

    “五十万吧。”

    原版的《白鹿原》四十九万字出头,和五十万字也没有多少差别。

    陈昭将它写出来,字数上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五十万,一般文学副刊在五千字出头,上次由于征文,甚至发了一万七的篇幅。我们文汇报是周报,可以一万字发一次,发五十周,五十期的报纸。”

    赵雯雯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但是陈昭听完,还是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1978年信息流通肯定是没有2读者后一分钟就能看见了。

    而且还不会受篇幅的限制,你能一天写六千字,发六千字也行,你能一天写两万字,发两万也行!

    总之,写得再多,都有地方给你展示。

    但是1978年,报纸时代可就截然不同了,报纸的版面有限

    而且报纸的核心内容是各种新闻,只是一个娱乐版块,在篇幅上自然不可能给留太多。

    这也导致了即使一部五十万字的中长篇,想要最快发完,也得五十个周,接近一年的时间。

    要是有一家专门刊登的报纸就好了!

    陈昭心里盘算着,而赵雯雯将初稿放在了桌上。再次看向了陈昭。

    “陈昭,走吧,我们去招生办看看。今天出高考成绩了。”

    赵雯雯今天来找陈昭就是陪着陈昭一起去查高考分数的。看完了初稿,便向陈昭提议道。

    “也好,好久没有出去逛逛了。”

    闻言,陈昭笑了笑,点点头。

    ……

    很快,赵雯雯,陈昭以及王博来到了京都招生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