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一个周过后,陈昭下班离开了文汇报,根据信中地址走向京大的所在地。

    他和曾经的知青朋友约在了京大门口碰面。

    1978年的京都,改革开放初期,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京都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崭新的二八大杠,无数的男男女女涌上街头,诉说着心中的理想。

    国营副食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远处的纺织厂里走出来不少抱着白布卷的女工。

    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与陈昭生活的2025年相比更显得舒适安逸。

    1978年的京都给人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仿佛做什么事情都有活力,都有希望。

    而反观四十年后的京都,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钢筋水泥之中,路边上永远是忙忙碌碌的行人,有着打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文件。

    陈昭难得轻松一下,在一旁的国营副食店买了一瓶大白梨汽水,一边喝着一边在京都闲逛。

    半个小时后。

    朋友终于骑着自行车赶到了京大。

    对方名叫王博,当时知青下派,下派到大湾村来工作,由于两人性格相投,也是很快相识,并且成为了朋友。

    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王博第一个响应高考政策,返城参加了第一年的高考。

    王博本来就是书香门第,在第一年的高考之中就顺利的考上了京大,如今已经是七七级北大学生,未来陈昭的学长。

    听说陈昭来到了京都,王博自然要来见上一面,以尽地主之谊。

    王博本来打算带陈昭去国营饭店搓上一顿,但是被陈昭给拒绝了。

    于是,两人便约在了不远处的京大。

    “陈昭兄弟,一年不见了,你的变化可真快呀。”

    王博是那种身材壮硕的壮汉,和陈昭的身高相差不大,一米九出头,高高壮壮的。

    但唯独不同的是,陈昭身上的肌肉是实打实的实肉,而王博则是经过锻炼出来的。

    “王哥,好久不见。”

    对方要比陈昭大一岁,陈昭招呼着对方,两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陈昭,你在信里说你报考了京大,是不是真的呀。”

    “对,想试试。”陈昭轻轻地点头。

    “那好呀,要是你进来,那我们就是校友了。我在土木系,以后有什么事就来找我。”王博道

    “哈哈,好呀,我报考的是中文系。”陈昭道。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