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便朝着文汇报的方向走来。

    如今,刚来到京都,陈昭对于眼前1978年的京都还是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2025年的京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极其的繁华现代。

    而1978年的京都,街道上最常见的就是二八大杠,以及一些黄包车。

    陈昭坐了一辆黄包车,来到了文汇报的面前。

    “你们听说了吗,在我们文汇报的征文出现了两篇好文章。总编们正在里面为了两篇文章,争论不已。”

    “我觉得《牧马人》要比《伤痕》好上不少,我还是很看好《牧马人》。”

    “对,《牧马人》我看过,写的那才叫一个好,我真是服了,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写文写得这么牛逼的人呀。”

    “听说作者是晋西北的一个普通农民,真是让我佩服不已,要是能够见到本尊就好了。”

    文汇报面前,两名年轻的记者站在一旁吸烟,相互讨论着最近征文的作品。

    由于征文活动已经到达了尾声,文汇报最近也在根据市场的反馈来确定这次参赛作品的最终名次。

    一方是《伤痕》,一方是《牧马人》。

    两篇文章,文汇报都分别刊登在了京都的报纸上,并且发刊的数量一致。

    同等的发刊数量下,哪一篇文章在京都范围内影响的反省最大,那篇文章就是最后的获胜者。

    一旦文章获胜,原作者不仅有丰厚的稿酬奖励,甚至还有巨额的订阅分成。

    整个文汇报也会加大印刷报纸,将该作品进行全国推广。

    所以,这一次京都的试点印刷,对于两本来说至关重要。

    到底谁能够拿下征文的第一,那就要看京都市场的反馈了。

    而此刻的陈昭拿着张志业给他写的推荐信,一脚迈入了京都文汇报的主楼。

    “你好,我是过来应聘编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