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木炭做啥?”

    “而且咱这点钱,只够买半吨的,根本补不上啊!”

    白小云绝望的看着他定了一车的木炭,只感觉手里的钱全打了水漂。

    早知他还是瞎胡闹,不如今天就去公社了!

    “半吨是不够,但没事儿,我二叔是伐木场的,大不了从他那想想法子,自己用木头烧个半吨出来。”

    “可是那加起来才一吨!”

    白小云文化不高,却也知道钢厂里的事儿。

    像他们这种炼钢的,从来不会用木炭烧,虽然木炭便宜,可架不住烧的多啊,算下来反倒更费钱。

    更别提,他们砸锅卖铁只能搞来一吨,连半数都够不上。

    孙明连忙安抚,又是软声细语又是土味情话的,才给人哄过来。

    他敢拿着家底过来买碳,自然是打好了主意。

    这个时代的钢厂,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都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

    刨了原材料的优劣不等,最影响炼钢效率的因素无非两个——炼钢炉跟燃料。

    当年的炉子用的还是落后的大铁炉,热能转化率极低,用的碳也不是冶炼炭,可以说比刚步入铁器时代那会儿,强不了太多。

    这也正好成了孙明的突破口!

    他有重生前的科技点加身,不光能解决眼下的困境,没准还能转祸为福。

    借势跃龙门!

    最先下手的地方,自然是先在燃料上做些门道。

    他前世的科研方向,就是把这些看着常见的玩意儿变废为宝,最大化利用工业生产资源。

    前世孙明研究出一种将碳料二次化学加工的办法,且成本极低,工序也很简单。

    经过改良的碳,不管是燃烧效率还是稳定性都提升了几个档次。

    同样的炉子,一吨普通碳只能产出30%的钢,用了改良碳则能产出60%甚至70%。

    更别提,孙明昨晚还悄悄画了冶炼炉的改良图纸,产钢效率还能再往上翻个半翻!

    一吨碳,还是考虑到种种意外,给出的保守数字!

    记得前世第一次普及改进工艺时,全国工科院士都吵嚷说,这东西是黑科技。

    解决区区一个厂间的炼钢问题,都能说是大材小用了。

    白小云虽然不满,但总算没再多说,老老实实跟着他指挥工人装车。

    等到东西采购的差不多,又经过一通砍价,手里竟然还剩了些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