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瞧,像是有日子没人用过了。你们自已也不用?”

    汉子一听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一般:“不用不用,自家老人都是从自家走的。那义庄也是十八年前起的,当年遇上灾年,想着总不能让灾民倒在地里,大家伙合力盖的。”

    “行了,知道了。我去对面祠堂瞧瞧,回头就来处理了吴家恶鬼。”

    说完徐谚牵着黑驳朝对山走过去。

    走了几十丈远后野道人忍不住开口:“大人···”

    “看出来了?”

    野道人点了点头:“小人走南闯北,靠的就是看、听、想。刚才这人···虽然是京州口音,但却有些古怪。倒像是···”

    野道人抬头抹了抹额头的汗水:“他一着急,言语中就有那么一两分平州口音。”

    “这有什么奇怪?”陈榆不解:“这里地势狭长,离京州远着呢,算起来是平州口音才是正常。”

    见徐谚没有解释的意思,野道人摇了摇头:“大人在太平司,不晓得这庶民的规矩也不奇怪。大秦各州地界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变过了,也就说,按照这人的说法,他应该一出生就属京州。但按大秦律例庶民无故不得离乡,有要紧事也需里长,亭长开具路引。因此许多庄稼人一辈子也难出得县府。”

    陈榆还是想不明白:“可这地方分明就像是一根树枝,从京州插进平州,他有平州口音根本不足为奇。”

    野道人再度摇头:“大人有所不知,自大周推行官话以来,天下人说话确实大通小异,但口音却是千奇百怪。以平州为例,平州九郡口音大不相通,刚才那人分明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吴家庄人,但却有平州松风郡口音。”

    “松风郡?”

    野道人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松风郡距此少说也有五百里。一个土生土长的京州庄户,他是京州口音不奇怪,隔壁平阳郡口音也不怪,可他偏偏有些松风郡的口音习惯,这就不对了。”

    陈榆眉头紧皱,下意识地去挠自已的头皮。

    这他娘的,感觉要长脑子了。

    虽然察觉到有些不对,但他就是想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莫非他就是当年的盗匪?”

    说话间阴庙已经近在眼前,徐谚转头打断了陈榆的话:“别出声,好好看。”

    阴庙静悄悄的,只有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吴氏宗祠”几个字。

    走到阴庙门口之后野道人低头数了数台阶,随后抬头冲徐谚比了一个八字。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