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在外人面前端得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他坐在那边看书,顺手塞了口糕点给平哥儿,旁边有人在扯他的袖子,月姐儿掀起锦帘往官道上瞧去,又来问元儿:“哥,我们这是要回爹娘家乡么,我听爹讲你出生在那儿呢,也不知怎样。”

    元儿跟月姐儿只差了一岁多,两人一同长大,幼时在一处习字、玩耍,情谊旁人比不上,连最小的平哥儿都要靠后。

    “那时我还小呢,该不会差的。”元儿放低了音道,离开真定县的时候元儿才两个多月。

    孩子们在那儿说着悄悄话。

    庞六儿靠在垫子上打着盹儿,没想到竟要回去了,当年她离开时,可是满腔孤愤,执意要做个挂名寡妇养活元儿的。

    谁曾想,八年过去,还是跟郑荀搅合在一块儿,连月姐儿和平哥儿都有了。

    就是那大寨村,她恨透了的地儿,走前发誓一辈子不回来,如今好日子过惯,想来竟也再没多大情绪。

    前两日郾城县衙接了京中的旨意,拟郑荀迁度支郎中,从五品上。

    郑荀道不久便要回去京城,恐七年八载的都没法出京,方跟庞六儿商议着要不要回大寨村拜祭爹娘。

    庞六儿想了一夜方说要回去。

    她还怕什么呢。

    因有崽子们跟着,车队走得慢,等临近四月末的时候,一行人方浩浩荡荡进了真定县。

    如今真定县令早换了人,黄损在熙和八年就已升迁,这真定县令亲自去来迎了他们殷勤招待,郑荀和庞六儿在真定县城呆了两日才动身回大寨村。

    “屋子我前日已使人去收拾了,不用犯愁。”郑荀没骑马,与六儿同坐在马车内,三个崽子则换了另一辆。

    庞六儿则掀开帘子望着隐约可见的大山,这里跟八年前并没什么不同,山里庄户人家,哪能有多大变化,连这条走惯了的路都是一样的颠簸。

    庞六儿眼圈红了,也不算是近乡情怯,她厌恶这里,可大寨村于她的意义终究是不同的,她祖祖辈辈都是在这儿,哪像郑荀,说是他的家乡,他家那屋子早推倒了,连他爹娘的坟都早迁走。

    妇人手扒着车厢沉默不语,眸子里却含着泪花儿。

    郑荀意外地并没去管她。

    马车驶进了大寨村,谁知道村口竟有人在守着,一行人进来,那人见了,忙不迭敲着手中的锣鼓往村子里喊道:“回来了,回来了!”

    庞六儿与那年轻的后生对了眼,倒被吓了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