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风。

    赵风先打开文书,仔细查阅了一遍。

    其中主要内容便是,司隶、青州、徐州,已经改用新法,那么便需要派遣大量熟悉新法的基层官员,前去赴任。

    另外,还要派遣各书院大量的老师,前去建立新的书院。

    这三分竹筒里,分别是基层官员、摇篮书院、其他各书院,分别各自推选出来的名册。

    看到这个情况后,赵风内心一动,感觉到了推广考试的最佳时机。

    赵风虽然在变法郡地,建造了大量的书院,以准备普及基础教育。

    但在选才这一块,依然用的是老办法,还是举孝廉制,也就是举荐制。

    毕竟赵风成立了这么多书院,本身就要背负不少的压力,不可能一次到位,全部大刀阔斧的去改变。

    否则世家、豪强,根本接受不了,从而会引发对立的情况。

    一但出现内患,那对外战争也不用打了!

    虽然赵风大量建立书院的举动,看似比较出格,但这类书院,本身就是存在的。

    比如王烈、邴原等人,他们当初一个就是自己在青州建立了书院,一个是以前在书院求过学。

    所以赵风的举动,虽然看似出格,但世家、豪强,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你要是直接推行科举制,那就是动了世家、豪强的奶酪。

    毕竟世家、豪强,他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有举荐权,或者有人脉拥有举荐权。

    比如赵风当初,就是因为齐有轶的举荐,加上自己的运作,最后才当上九门令的。

    另外,庞统也是手持黄承彦的举荐信,前来投靠的。

    你要是直接一刀把他们的举荐权都收回了,连一个乡的有轶,也就是最基层官员,你都给得罪了。

    这批人,不反你,反谁?

    而这次司隶、青州、徐州,需要大量的人员,赵风便可以找个由头,先从内部开始试行。

    毕竟这些人,本就是被举荐上来的,因为人数众多,我弄个考核,来筛选一下,不过分吧?

    反正又不是要把他们给剔除出去,也没有动到众人的权利。

    而只要这批人没有反对,那么后续可以照旧。

    毕竟以目前的情况,赵风也无法完全在司隶、青州、徐州,普及开来。

    所以只能先从各县开始,以后在逐年往各乡、各亭去普及。

    而在这几年,大家便会接受这种考核分配的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