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真执中,吒枳迦罗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因此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生成天魔之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至此已灭尽。但唯对于寂灭涅槃的精妙尚未圆满成熟,观一切凡圣,都是依命根发明,于命根发明中,分别精粗,同一命根发明,圣位则精,凡位则粗,圣道则真,外道则伪,因而去分析辨别,抉择真伪精粗之所由,而精粗真伪,都是以因感果,自相酬答,既知如此,欲易粗为精,舍伪从真,唯求感应,背离了佛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天修道,居灭已休,得少为足,更不再前进,以此为胜。那么,这人则堕入定性声闻中,四禅无闻比丘,非果计果,佛会增上慢流,未得谓得,这类人,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忘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九圆观四谛,精诚以求感应,事与愿违,居灭已休,甘居沉空守寂,成趋寂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永远纠缠于空不得超脱,生成缠空之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曶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至此已灭尽,但于寂灭涅槃的精妙尚未圆满成熟。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心研究以悟两种深妙,一是依于圆融而悟缘生无性之理,二是依于清净而悟纷扰寂静之义。即立涅槃,不知更进一步求性海圆融,缘起无碍,以及真如不动寂灭场地。因而这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觉独觉,以及不回心者,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十圆觉泯心,成湛明果。远违了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生成圆明不化圆种。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至此已灭尽。但唯对于寂灭涅槃的精妙尚未圆满成熟,观一切凡圣,都是依命根发明,于命根发明中,分别精粗,同一命根发明,圣位则精,凡位则粗,圣道则真,外道则伪,因而去分析辨别,抉择真伪精粗之所由,而精粗真伪,都是以因感果,自相酬答,既知如此,欲易粗为精,舍伪从真,唯求感应,背离了佛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天修道,居灭已休,得少为足,更不再前进,以此为胜。那么,这人则堕入定性声闻中,四禅无闻比丘,非果计果,佛会增上慢流,未得谓得,这类人,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忘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九圆观四谛,精诚以求感应,事与愿违,居灭已休,甘居沉空守寂,成趋寂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永远纠缠于空不得超脱,生成缠空之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曶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至此已灭尽,但于寂灭涅槃的精妙尚未圆满成熟。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心研究以悟两种深妙,一是依于圆融而悟缘生无性之理,二是依于清净而悟纷扰寂静之义。即立涅槃,不知更进一步求性海圆融,缘起无碍,以及真如不动寂灭场地。因而这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觉独觉,以及不回心者,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十圆觉泯心,成湛明果。远违了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生成圆明不化圆种。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