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此寂静妙明常凝不动,这叫做定心住。寂定之中智光发明,如此明性深入广远,只有精进而无退缩,这叫做不退心。心能精进而安然不乱,保持著固守而不失落,同十方如来气氛交接,这叫做护法心。觉见妙明,保持不失,能够以妙力回向佛的慈光,向著佛而安住不动,就像两面镜子,光明相对相接,其中的妙影,重重叠叠互相涉入,这叫做回向心。心光频繁地回向,擭得佛常凝不动的无上妙明清净心,安住在无为之中,没有遗失,这叫做戒心住。住在戒中,自自在在,能够畅游于十方世界,能够随愿而往,这叫做愿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用真正的方便法,发明出这十种心。心体精微发挥,虽然涉入了十种用途,但终究是一个圆通不二的心,这叫做发心住。心中生发出光明,如洁净的琉璃,中间显现出精纯,用前面的种种妙心,铺设成为种种心地境界,叫治地住。这些心域所涉及知觉认识,全部都能够得到明白了然,能够游历十方没有滞留挂碍,这叫修行住。行为与佛同一,接受佛的气氛薰染,处在这种心地之中五蕴聚积能够自己生发,一路长入如来种之中,这叫做生贵住。如来种子已种下,道胎已然结成,也就是承接上了无上觉慧,如此道胎结成,如来之相也就成立,这叫做方便具足住。容貌如同佛一样,心也同佛一般,叫做正心住。身与心都成立为佛圣之相,并且日益增长,叫做不退住。十身灵圣之相,一时具足圆满,叫做童真住。如此形相成立,也就成就了菩萨之身,叫做法王子住。如此菩萨之身生长壮大,就好比国王将各国事委任给太子那样,该是给法王子授记灌顶,令其可以住持佛法了,这叫做灌顶住。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一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用真正的方便法,发明出这十种心。心体精微发挥,虽然涉入了十种用途,但终究是一个圆通不二的心,这叫做发心住。心中生发出光明,如洁净的琉璃,中间显现出精纯,用前面的种种妙心,铺设成为种种心地境界,叫治地住。这些心域所涉及知觉认识,全部都能够得到明白了然,能够游历十方没有滞留挂碍,这叫修行住。行为与佛同一,接受佛的气氛薰染,处在这种心地之中五蕴聚积能够自己生发,一路长入如来种之中,这叫做生贵住。如来种子已种下,道胎已然结成,也就是承接上了无上觉慧,如此道胎结成,如来之相也就成立,这叫做方便具足住。容貌如同佛一样,心也同佛一般,叫做正心住。身与心都成立为佛圣之相,并且日益增长,叫做不退住。十身灵圣之相,一时具足圆满,叫做童真住。如此形相成立,也就成就了菩萨之身,叫做法王子住。如此菩萨之身生长壮大,就好比国王将各国事委任给太子那样,该是给法王子授记灌顶,令其可以住持佛法了,这叫做灌顶住。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