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法音,万相交相映晖,一切都像处于珍宝编织的丝网中一样。法会中的大众得到未曾有过的欣喜。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获得了不朽的正觉。这时天上百宝莲花如雨一般落下,青黄赤白,间错纷杂十方虚空界,变成了七宝颜色。那娑婆世界,大地山河,一时都不见了,只见如十方微尘一般多的国土,融合成了一个世界。一时梵音颂扬自在演出。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这时,如来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你今天见到这二十五位无学大菩萨,以及阿罗汉,各自说出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门,所说的都是修习真实圆通法门。他们的修行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前后的差别。现在我想让阿难悟解到,在二十五种菩萨行中,什么是这些修行法门中的根本法门。并且在我灭度之后,世间的众生如要得到进入菩萨乘,追求无上的正道,哪一种方便法门更容易得到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迟速不同伦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这时,如来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你今天见到这二十五位无学大菩萨,以及阿罗汉,各自说出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门,所说的都是修习真实圆通法门。他们的修行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前后的差别。现在我想让阿难悟解到,在二十五种菩萨行中,什么是这些修行法门中的根本法门。并且在我灭度之后,世间的众生如要得到进入菩萨乘,追求无上的正道,哪一种方便法门更容易得到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迟速不同伦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