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如来对阿难说:这些比丘们刚才随我在城里乞食行斋,现在回到只园来,此时我已吃过了。你来看看,一个比丘在吃东西,其他人会不会饱呢?阿难回答:其他人不会饱。世尊,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比丘们虽然都已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他们各有各的躯体,一人吃饭,其他人怎么会饱呢?如来对阿难说:如果像你能够识知的心,其实是在身外,那么,身体与心各在一处,并不相干,心所能识知的东西,身体就不能感觉到,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心却不能识知。我现在伸手给你,你用眼睛看到它时,你的识知的心能辨别出来吗?阿难回答:是的,世尊。如来告诉阿难:如果识知之心能够辨别出来,可见眼和心不是相知相干的,那为什么又还要说心是在外呢?所以,你应当知道,你所说能觉能识知的心驻在身外,其实也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阿难对如来说:就像如来说的,由于不能知内的缘故,所以说心不居于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相互认知即能够相互间不分离的缘故,所以又说心不在身外。现在我想,识知之心是在某个地方。如来说:在什么地方?阿难说:这种能知之心,即使不能识知内部的事物,但是却能看见外部事物,那么,我想这识知之心就像是潜伏在一个根里般。这好比有人拿水晶碗盖在眼上,虽然遮住了双眼,但却不妨碍眼看见东西一样,识知之心从深根里生出。见随即显现,这个见随即也就能分别识知事物,这就是说,眼睛看见什么东西,心就能够辨别。所以我认为,识知之心所以不能识知内,是因为它在深藏的根里的
如来对阿难说:这些比丘们刚才随我在城里乞食行斋,现在回到只园来,此时我已吃过了。你来看看,一个比丘在吃东西,其他人会不会饱呢?阿难回答:其他人不会饱。世尊,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比丘们虽然都已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他们各有各的躯体,一人吃饭,其他人怎么会饱呢?如来对阿难说:如果像你能够识知的心,其实是在身外,那么,身体与心各在一处,并不相干,心所能识知的东西,身体就不能感觉到,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心却不能识知。我现在伸手给你,你用眼睛看到它时,你的识知的心能辨别出来吗?阿难回答:是的,世尊。如来告诉阿难:如果识知之心能够辨别出来,可见眼和心不是相知相干的,那为什么又还要说心是在外呢?所以,你应当知道,你所说能觉能识知的心驻在身外,其实也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阿难对如来说:就像如来说的,由于不能知内的缘故,所以说心不居于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相互认知即能够相互间不分离的缘故,所以又说心不在身外。现在我想,识知之心是在某个地方。如来说:在什么地方?阿难说:这种能知之心,即使不能识知内部的事物,但是却能看见外部事物,那么,我想这识知之心就像是潜伏在一个根里般。这好比有人拿水晶碗盖在眼上,虽然遮住了双眼,但却不妨碍眼看见东西一样,识知之心从深根里生出。见随即显现,这个见随即也就能分别识知事物,这就是说,眼睛看见什么东西,心就能够辨别。所以我认为,识知之心所以不能识知内,是因为它在深藏的根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