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獠民喜欢制作蜜唧。所谓蜜唧,就是把还没睁开眼,全身通红,刚会蠕动的幼鼠,喂以蜂蜜,把它摆在筵席上,它们在盘子里轻轻地爬着。吃时用筷子夹起来,一咬,就发出唧唧的声音,所以叫作蜜唧。

    南州

    王蜀有刘隐者善于篇章,尝说。少年赍益部监军使书,索(“索”原作“案”,据明抄本改)于黔巫之南,谓之南州。州多山险,路细不通乘骑,贵贱皆策杖而行,其囊橐悉皆差夫背负。夫役不到处,便遣县令主薄自荷而行。将至南州,州牧差人致书迓之。至则有一二人背笼而前,将隐入笼内,掉手而行。凡登山入谷,皆绝高绝深者,日至百所,皆用指爪攀缘,寸寸而进。在于笼中,必与负荷者相背而坐,此即彼中车马也。洎至近州,州牧亦坐笼而迓于郊。其郡在桑林之间,茅屋数间而已。牧守皆华人,甚有心义。翌日牧曰:“须略谒诸大将乎。”遂差人引之衙院,衙各相去十里,亦在林木之下。一茅斋,大校三五人,逢迎极至。于是烹一犊儿,乃先取犊儿结肠中细粪,置在盘筵,以箸和(“和”字原缺,据黄本补)调在醯中,方餐犊肉。彼人谓细粪为圣斋,若无此一味者,即不成局筵矣。诸味将半,然后下麻虫裹蒸。裹蒸乃取麻蕨蔓上虫,如今之刺猱者是也,以荷叶裹而蒸之。隐勉强餐之,明日所遗甚多。(出《玉堂闲话》)

    五代时,王建的前蜀国中有个叫刘隐的人很擅长写文章,他曾经说,少年时带着益州部监军的书信,到黔中与巫山南边。那一带称为南州。此州的山中有很多险要的地方,路很狭窄,骑马过不去,不管身份高贵的还是低贱的都得拄着手杖走,他们的行李全得派脚夫背着。脚夫不去的地方,就让县令主簿自己扛着走。将要到达南州时,州牧派人前来送信迎接,同时还有两个人背着笼子来到面前,请刘隐坐进笼内,那人背着刘隐摆动着双手轻松地走着。他们经过了很多极高极深的山谷,每天能经过一百处这样的地方。都是用手指攀着上边,一寸一寸地向上爬。坐在笼子里面的人,必须跟背笼的人背对背地坐着,这就是那地方的车马。等到了州附近的时候,州牧也坐在笼子里在郊外迎接。郡府在桑树林里只不过是几间茅草房罢了。州郡的长官都是华夏人,很讲义气。第二天,州牧说:“你们去简单地拜见一下各位大将吧。”便派人带领着刘隐等人到衙门院里。各衙门相距十多里,也在树林当中。一座茅草房,有三五个校尉官员,接待很周到。在那儿煮了一只牛犊儿,先取牛犊肠中的细粪,放在席上的盘子中,再用筷子调和在醋里面,才吃犊肉。那地方的人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