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了木槽安放进去的。

    凝真观

    唐怀州凝真观东廊柱,已五十余年,道士往往闻柱中有虾蟆声,不知的处。后因柱朽坏,易之,厨人砍以为薪,柱中得一虾蟆,其柱先无孔也。(出《广古今五行记》)

    唐代怀州凝真观东廊的柱子,已经五十多年了。观中的道士经常听到柱子里面有蛤蟆的叫声,但是不知道发声的确切位置。后来因为柱子朽烂了,更换了新柱子,厨子劈旧柱当柴烧,在旧柱中得到一只蛤蟆,可是那根旧柱子先前并没有孔洞。

    蜀江民

    唐蜀民,有于江之上获巨鳖者,大于常,长尺余,其裙朱色。煮之经宿,游戏自若,又加火一日,水涸而毙不死。举家惊惧,以为龙也,投于江中,浮泛而去,不复见矣。(出《录异记》)

    唐代蜀地有一个老百姓,在江上捉到一只大鳖,长一尺多,鳖盖的四周是红色的。把鳖煮在沸水里整整一宿,它还是自由自在地在水里玩耍,又加火煮了一天,水烧干了而鳖却没有死。全家人惊慌害怕,将鳖扔到江里,鳖漂浮在水面上渐渐远去,再也看不见了。

    张胡子

    唐吴郡渔人张胡子尝于太湖中,钓得一巨鱼,腹上有丹书字曰:“九登龙门山,三饮太湖水。毕竟不成龙,命负张胡子。”(出《灵怪集》)

    唐代吴郡渔夫张胡子曾在太湖中,钓到一条大鱼。鱼肚子上有用丹砂书写的字:“九登龙门山,三饮太湖水。毕竟不成龙,命负张胡子。”

    柏君

    唐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百姓柏君怀,于汉江勒漠潭,采得鱼,长数尺,身上有字云:“三度过海,两度上汉。行至勒漠,命属柏君。”(出《录异记》)

    唐代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的老百姓柏怀,在汉江的勒漠潭里,捕到一条几尺长的鱼。鱼身上有字说:“三次过大海,两次上汉江,走到勒漠潭,性命交柏君。”

    叶朗之

    唐建中元年,南康县人叶朗之使奴当归守田。田下流有鸟陂,陂中忽有物唤,其声似鹅而大,奴因入水探视,得一大物,身滑宛转,内头陂下。奴乃操刀下水,截得其后围六尺余,长二丈许,牵置岸上,剥皮剖之。比舍数十人咸共食炙,肉脆肥美,众味莫逮。背上有白筋大如胫,似鱏鱼鼻,食之特美。余以为脯。此物初死之夕,朗之梦一人,长大黑色,曰:“我章川使者,向醉孤游,误堕陂中,为君奴所害。既废王命,身罹戳辱,又析肌刳脏,焚腌充膳。冤结之痛,古今莫二。与君素无隙恨,若能杀奴,谢责偿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