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部落前来劫掠,百姓苦不堪言。而南边的盘龙亭地势低,可以方便的利用河水灌溉,加上河流冲积的土地肥沃无比,宜耕宜牧;又三面环水,水上建有木桥,往来方便,一旦现狼烟,立刻拆毁木桥,纵然是千军万马也只能对河兴叹。

    下山不远开始走上官道,路边稀疏的田地种植着稷:又称粟,就是米,这种植物耐旱,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的北方地区。师徒二人的那两亩地口粮田,种植的也是这东西,所以萧逸看着并不陌生。

    庄稼的长势并不好,甚至很多地方都变成了荒地,老道告诉他,一则是东岸地势高,不方便饮水灌溉,造成了土地干旱;另外就是四年前,也就是灵帝光和末年,黄巾造乱,此地大量精壮被征兵入伍,数年征战,兵灾,匪灾,旱灾,加上官府强征暴敛,生民十存三四呀”。

    黄巾起义,后世的中国人基本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在影视作品中对这次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有很多的提及,可以只要提到三国,就必然的提到黄巾起义,董卓,曹操,刘备,孙坚等一系列人物都是靠镇压黄巾军起家的。

    东汉末年,朝政**;外戚、宦官相继专权,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信众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地,人数多达数十万众。

    184年(甲子年),张角以“苍已死,黄当立,岁在甲子,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张角自称“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一时间下震动,京都不安。

    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于月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同时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自行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费力九牛二虎之力,用尽血本的东汉政权终于把黄巾军暂时镇压了下去,不过这次起义可以把东汉的最后一丝元气给抽空了,人口数量锐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降到了冰点以下,地方士族、豪强拥兵自重,也拉开了各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的序幕,所以黄巾起义就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

    走在路上,萧逸一边听着老道的话,一边回想历史的展进程:“黄巾起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