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子涌起无限的悲悯……

    翌日,巴蕾特接到勃朗宁的一封求爱信。在迟暮的岁月里赶上了早年的爱情,这让她既欢欣又自卑。经过彻夜的踌躇,她“忍痛”警告他:再要如此,便一辈子不再见他。勃朗宁慌了,急忙写信去谢罪,解释前信只是感激话说过了头,请求退还原信(信退回时,勃朗宁红着脸将其销毁。他们的通信中单缺这一封,使后来的勃朗宁夫人感到非常懊丧)。

    那一次的“风波”过后,勃朗宁依然没有放弃。他住在伦敦的近郊,乡间空气的清新,红的玫瑰、紫的铃兰……不断通过邮差传递到巴蕾特的闺房。巴蕾特压抑在心底的爱,随着初秋的阳光一天天成熟起来。如果一天接不到他的信和鲜花,她就不能安定下来。她的心已为他跳动着了。但她还无法完全放开顾虑:他,一个健康的、伟大的人;我,一个颓废的病人。这公平吗?可爱就是这样炽烈,幸福得让她眩晕,好像活在梦境之中。终于,她不能再固执、不能再坚持。她需要走向新的生活。

    爱,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他们相爱的第二个春天,在沙发上蜷伏了25年之久的伊丽莎白?巴蕾特,终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真是不可思议。或许这正是爱情的魅力所在。巴蕾特步履轻盈、愉快地走出了病室和囚笼,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青草与花香间,在小鸟的歌声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也就在那一段时期里,她写下献给她情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才华达到了她人生的巅峰。可以说,她的全部诗歌才华都在这部诗集里表现出来,一举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可她的爱情,却遭到“无可通融的父亲”的坚决反对。1846年9月12日,女诗人由她忠心的女仆陪伴着,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教堂,和她的情人悄悄地结了婚。尽管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她却并不感到遗憾,且无比欢欣地说:“因为我太幸福了,用不着呀!”一个礼拜以后,她带着女仆、爱犬,还有这一年又八个月积聚起来的一封封情书,悄然离开了家,栖居在著名的casa euidi岛上,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令人羡慕的幸福一直延续了15年。在这整整15年之中,他们如影随形,在罗马、巴黎、伦敦、柏林四处游玩。巴蕾特竟能登山涉水。她给妹妹写信道:“我叮嘱勃朗宁千万不能逢人就夸他妻子跟他一起到这儿去过了,到那儿玩过了,好像有两条腿的老婆是天底下最稀奇的宝贝了。”

    1861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勃朗宁夫人和勃朗宁说着话,温存地表示她的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