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拿烟斗的男孩”暗恋邻家女

    作为举世闻名的画家,毕加索一生中有众多杰出的作品,其中,是他走过蓝色忧郁时期、进入了粉红时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被多数的评论家誉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般的神秘,梵·高《加歇医生》般的忧郁的唯美之作”。随着毕加索的名声大振,这幅画在巴黎几经转手,最后被德国的犹太富商戈奥尔格先生收藏。

    戈奥尔格家族以经营瓷器、钟表起家,19世纪开始涉足金融、股票和物流运输业,同时在莱茵河两岸又拥有大量肥沃的土地。小史蒂夫·戈奥尔格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单传,从小就受到家长的精心栽培,聪明过人,惹人喜爱。

    戈奥尔格先生有一世交,名叫理查德·霍夫曼,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瓷器贸易商。他们两家在柏林的住所紧挨着,霍夫曼先生的爱女贝迪比史蒂夫小一岁,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史蒂夫一直把美丽而又柔弱的美国女孩当作亲妹妹来看待。从懂事以来,贝迪便一直以为她的兄长史蒂夫就是这幅的模特,因为画中的少年与史蒂夫无论是相貌还是神态、气质都像极了。直到贝迪12岁时,她才失望地从父亲的口中得知,这画中的少年与史蒂夫没有任何关系。

    那时,贝迪有难言的请求时,她总会写一个留给哥哥的小纸条,把它贴在那幅的背后。而史蒂夫最大的乐趣就是经常“检查”这幅画的背面,看看小贝迪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请求。

    有一次,为了满足贝迪想去维也纳欣赏音乐的愿望,13岁的史蒂夫竟带着贝迪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了奥地利的维也纳。结果,两个孩子在维也纳车站被戈奥尔格先生派去的人“抓获”并押回柏林,受到了父亲最严厉的惩罚。

    贝迪所画的第一幅素描就是手拿父亲的烟斗、站在这幅画面前的史蒂夫。18岁时,贝迪把自己的素描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史蒂夫,史蒂夫也第一次吻了这个他心仪的女孩。

    不幸的是,1935年初,战争的乌云已经笼罩在整个德国上空,戈奥尔格先生开始把家族的大量艺术藏品和财产转移到瑞士。霍夫曼力劝好友早日带家属到美国避难,但由于史蒂夫的母亲不愿意离开故土而错过了逃离德国的绝佳机会。

    1937年1月,欧洲局部战场的战斗已经打响,而在柏林的犹太人更是被大批地关进了集中营。戈奥尔格先生此时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决定花重金购买英国护照,全家以英国侨民的身份逃出德国。但是,戈奥尔格一家在紧要关头却被人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