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到家中却依然觉得寂寞无聊。这些人通常喜欢早早来到单位,迟迟才肯离开,他们并不是工作积极,要争取先进之类,只不过是为了派遣无聊,当然也愿意顺带做些工作准备之类。我发现,这些人多半文化程度较低,兴趣爱好缺乏。

      如何对待寂寞呢?最便宜的方法是适当培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我的老邻居里有一位姓康的女士,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虽说身体欠佳,却也没什么大病,工作许多年也很少因病请假。然而,她在退休后不到两年就死去了——有人说是死于“退休综合症”,我却以为仅仅由于太过无聊。她几乎没有爱好,报纸和电视都看不了半小时就睡着了,只剩下嘴头的一味唠叨,却又缺乏听众——与丈夫已经分居多年,孩子都不在身边——即便有听众,谁又受得了祥林嫂一般的重复式唠叨?本来,她有一个小儿子在本地读研究生,可以不住校,却由于受不住母亲漫无目的的唠叨而宁可住校。最后,康女士只落得郁郁而终。

      我的个性恬静,比较喜欢适当的寂寞。且以为没有寂寞,我就无法静静的读书写字,就没有自省,就无法认识自我——这或许是深一层次的追求需要吧?

      当然,忍耐寂寞的能力是颇有个体差别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森林中获取了两只猴子,一只身体健壮,活泼好动;一只身体孱弱,沉静无声——让它们分别独处。一年后,身体健壮者竟然死去,为避免偶然,科学家便又引进一只活泼好动的,连续几次,结果依然。显示出活泼好动者忍耐寂寞的能力是相对比较有限的。

    许多人喜欢忙碌,有些人是由于害怕寂寞而使得自己故意处在忙碌之中。其实,太过忙碌,亦是人生的忌讳。在忙忙碌碌中,人们最容易忘却自我,失落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最终丢失了自我。

    人生感悟:

      人生可以不甘心寂寞,却必须学会忍耐寂寞。

      如果你想改善人生,请不妨从忍耐,甚至习惯寂寞开始。耐得住寂寞者,始有所成,终有所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